一、试题的基本特征
政治科根据《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》命题,坚持“三个有利”的命题方向和“双基”与能力并举的指导思想,主要突出以下特点:
1、导向性: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和高考改革的方向,选取考试内容,设计试题形式,引导高三年级师生搞好总复习工作。考试内容抽样上,努力使政治、经济和哲学三部分知识的结构趋于合理,同时根据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不回避热点、重视课本知识运用的实际,注重引导考生回归课本,扎实掌握课内知识,学会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;在能力要求上,着重考查考纲要求的“获取和解读信息”、“调动和运用知识”、“描述和阐释事物”和“论证和探讨问题”等目标;在试题形式上,完全根据考纲规定的题型结构要求来设计试题,包括对材料类型和设问方式的选择运用。但是试题更多地考虑目前考生的复习状态和所处的复习阶段,在反映“论证和探讨问题”这类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上还略嫌不足,有待学校针对本校学生实际给予补充。
2、基础性:试题从“质量检查”的考试性质出发,加强诊断性。一是注意知识的覆盖率,在有限的题量中,通过提高试题的跨度,使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占到考试大纲要求165个考点的1/3以上;二是根据近几年高考中注重课本知识的方向,突出课内主干知识的考查,包括直接考查课内知识和加强有关知识的理解运用;三是注意教学中易错点、易混点、易忘点的考查,检测考生复习的全面性;四是注重今年新增知识点的考查,着重考查了“按生产要素分配”、“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”、“科学发展观”、“提倡诚信”“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”等知识;五是重视难度值的把握,努力摸索本届考生的实际情况,控制试题难度,努力实现全卷的实测难度值达到0.6—0.65之间,促使考生能够考出信心,为文综全卷成绩的稳定提高做出贡献。但在知识点选择上,由于考点多而试题数量少,还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,如“商品和商品经济”、“民族与宗教”等部分几乎都未涉及。在难度把握上,由于今年我省仍然使用全国卷,因此难度结构还是按照前两年全国卷的比例来安排,使得选择题偏易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调整。
3、时代性: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,反映社会热点问题,体现文科综合卷的时代性。试题突出反映了“三农”问题、进一步扩大开放问题、实施科教兴国问题、《反分裂国家法》问题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问题、反腐倡廉与“审计风暴”问题、国家面临的资源能源问题、人民币升值问题、道德建设与社会诚信问题等重大问题。而且,对热点问题,努力寻找全新的切入点,如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、工业反哺农业、城市支持农村的角度看农业发展;从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看扩大开放;从宏观调控的技巧认识党的执政能力,等等,使主题平稳但却不平淡。同时,在选择题的选项设计上,努力提高热点话题的覆盖率,使各方面的重点都能在试卷上得到反映。
4、综合性:在加强学科间综合的基础上,突出学科内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。一方面,在试题中加强政史地三科的综合,包括围绕能源、反国家分裂问题的两组选择题上的学科渗透,还有主观题中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、世界经济中心转移中开放与科技的意义作用两个主题的知识交融。另一方面,加强政治学科内部的综合,主要表现在两点上:一是围绕同一话题,分别从不同知识角度加以设问;二是针对同一问题,要求考生运用不同知识加以综合解决,如选择题上从政治、经济、哲学和时事上综合设计题肢,在非选择题上从政治经济上综合设问。
5、人文性:试题努力反映高考的人文要求,尽量使试题显得轻松活泼。在试题设计中,淡化“政治化”、“成人化”的语言,并选取的切合题意的诗词名句、设计制作了生动的漫画图片,如旅居新加坡的香港诗人王基明先生的爱国诗句、“木桶理论”的漫画、“老吾老及人之老”的道德境界等,使试卷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。同时,在试题编排上,尽量照顾学生的思维特点,做到由易到难、由简到繁,不给学生设置人为的答题障碍,体现了考试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。
6、科学性:试题努力做到科学准确。一是试卷不用成题,所有试题全部是全新的创作,避免部分考生因已经熟悉的试题而使考试成绩失真;二是在材料与问题的表述上做到语言使用准确到位,通俗易懂,指向明确,避免因理解障碍而影响答题;三是在卷面设计上,充分考虑考生的阅读习惯,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,避免不必要的失分;四是重新采用了图表、漫画等多年不用的形式设题,引导师生重温传统题型的魅力,学会更多的审题答题方法;五是强调试题的思想性,反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,通过隐含于真实素材中的思想,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,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。
二、教学建议
政治科试题考试成绩比较理想。通过对几年来政治试题的比较发现,试题的绝对难度虽然略有调低,可变化不太明显,但成绩却能稳步提高,其主要原因在于我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复习工作方法得当,效果明显。为此,要总结我们已有的成功经验,发扬好的传统,保持优势。但是通过分析近几年我省高考政治科问题和本次省质检问题,我们还要好好把握上述的试题基本特征,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:
1、适时回归基础知识。近几年高考十分重视课内知识的运用,甚至是直接考查课本知识。但这些试题却是我省考生的“软肋”,得分率往往是全卷最低的。因此,回归基础、回归课本,是总复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。
2、具体落实考试目标要求。考纲提出了“获取和解读信息”、“调动和运用知识”、“描述和阐释事物”和“论证和探讨问题”等目标,并以此为基础,提出了十二条的具体目标。我们要去研究这些目标的实际含义、在试题中的表现形式和达到目标的途径,对这些目标逐一加以落实。
3、适当加强学科内综合。学科综合是以话题为中心命题形式的必然要求,政治科要以当前的热点问题为核心,引导学生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哲学、时政等方面加以思考。特别要在这些热点问题的基础上,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,挖掘出新的视角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。
4、科学运用哲学思维方法。学习哲学不是要求单纯记忆哲学原理,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哲学的思想方法,运用它提供的方法论去认识世界、解决问题。近几年高考哲学题更多地要求从单一的哲学视角去深入分析问题,如“辩证地认识人口迁移问题”、“坚持自力更生为主,国家给予必要扶持的哲学依据”等等,因此要加强方法论教学,让学生学会发挥辩证思维能力去分析解决问题。
5、教会学生获取答题信息。学生审题能力和答题方法上存在的问题,从某个角度上可以概括为不会运用试题素材,从已有信息中揭示新信息。为此,要教给学生三步答题法:一是抓关键、把方向、找依据:即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句,把握试题考查方向,找出它在教材中的知识依据;二是炼材料、理思路、定结构:即从材料中提炼有用信息,分析答题的思路,确定答题的基本要点;三是调知识、用素材、成答案:即调动相关知识,结合题中有用材料,生成完整的答案。
6、用好用活有关试题。省市质量检查试题,包括省质检单科试题,都是经过精心研制的。它们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学科的知识体系,特别是有关的主干知识和重热点问题,具有典型的意义。因此,要吸取去年“振兴东北”一题“抓到热点、丢了分数”的教训,对这次试卷进行深入细致地评析,掌握其主要内容,并通过变换角度和形式进行训练,更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。